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大众网记者 杨金鹏 日照报道
为服务保障“三农”工作,切实加强农村社会治理,服务保障“乡村振兴”,两城派出所立足“派出所主防”定位,倡树“用脚步丈量工作”务实作风,着力打造“乡村警务”工作样板。4月14日,山海天公安分局两城派出所举行“一村一警”乡村警务大比武活动,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党工委人大主任许崇洲,山海天公安分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赵福浩,山海天公安分局治安大队主要负责人,两城派出所全体民警、辅警参加此次活动。
比武活动围绕“一看村情、民情掌握程度;二看组群众工作开展情况;三看措施落实是否务实、有效”,对卞庄村、殷家庙村、两城九村、红旗村4个“一村一警”驻村联络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考察,分为驻村联络点风采展示、辖区双向熟悉度、矛盾纠纷现场模拟考题等环节,结合常态化工作问答,紧贴基层社区警务实战需求。
现场,各“参赛选手”在各自熟悉的赛场上,自信满满地向大家展示着工作成绩,毫不吝啬的分享着社区工作的“法宝”。通过现场汇报、PPT演示、版面展现、翻阅资料、探讨交流等方式,参加活动的人员深入了解各派出所在警务室、基层基础、禁毒、反邪教的相关工作汇报和亮点做法,并进行现场点评。
随后,参加活动的相关人员在两城派出所举行座谈。
会议强调,要精准定位,科学谋划,“一村一警”工作是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的“桥头堡”,是打击违法犯罪的“前沿线”,是树立整体形象的“观察哨”。深刻领会“一村一警”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大意义,借助全省深化“一村一警”的强劲东风,进一步做精做细村(格)警务。警务助理常驻村里,警务阵地前移到村民家门口,提高了农村见警率、公安管事率和群众安全感,履职尽责,实打实地服务群众,努力实现辖区“发案少、秩序好、社会稳定、群众满意”的工作目标。会议指出,要因地制宜,坚持警务前移、警力前置、警情前瞻的理念,各村级联络点充分发挥“人熟、地熟、事熟、情况熟”的优势,针对当前的治安特点,全面强化对重点区域、重点人员、重点物品等治安要素的管控,将工作延伸到社会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上,构建专群结合、协同共治的乡村“智慧安防网”,实现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在基层末端落地见效,切实打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会议要求,要下定决心,做好保障,立足辖区实际,聚焦“一村一警”,探索打造“做精做强最小作战单元,把派出所送到家门口”的先进工作经验。发挥警务室“零距离接触群众,拓宽服务范围、创新服务手段,畅通服务渠道”的理念,建立健全超前预测预警机制,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实现“源头调处”;同时要借力科技支撑、探索警网融合、灵通情报信息等手段,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转型升级,交出一份满意的硬核“答卷”。
会上,相关人员就“一村一警”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、如何支持配合驻村辅警开展工作、“一村一警”助力乡村振兴作了交流发言,并为先进派出所颁发了荣誉证书。与会人员纷纷表示,此次观摩学习获益匪浅,既增长了见识,又看到了差距,也找到了不足,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近年来,两城派出所积极适应新形势、新变化,结合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创建,倡树“用脚步丈量工作”务实作风,不断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新模式,在派出所建设监控中心、创新智慧赋能警务上不断延伸农村警务神经末梢,铺就辖区“警网”,提高农村治安管控和服务水平,推动基层警务工作更加全面、深入,探索出一条“主业打击为民高效、政务警务双向融合、群众工作特色突显”的工作路径。
通过推进政务警务深度融合,以“一村一辅警”工作为切入点,在辖区56个村推进建立12个“一村一警”驻村联络点,明确工作机制、职责任务和考核目标,将联络点打造成民辅警、警务助理、网格员和治安积极分子的工作阵地。下一步,两城各派出所将对标先进标杆,补齐弱项短板,全面掌握群众所急所需所盼,以“严、高、快、实”工作作风,推动一村一警工作迈上新台阶,达到要素管控动态化、纠纷化解实时化、服务群众零距离。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,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,夯实农村治安防控根基,努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。